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节(2 / 2)


  林满堂将每个摊位都逛了一遍,赶集的人由一开始的三三两两逐渐增多,到这会子已是人山人海,已是到了人挤人的地步。

  当然林满堂收获颇大,还真叫他发现个商机。

  凉粉!

  这么热的天,居然没有卖凉粉的。像这种物美价廉的东西,应该很多人买才对。但是没有。

  他思及刚刚逛这一路,没有看到辣椒,红薯,土豆,玉米等等,想来这些东西都还未传过来。所以说凉粉还没人发明出来。

  想到这里,林满堂差点乐出声。

  很多豆子都可以做出凉粉,比如豌豆,蚕豆,绿豆,红薯,玉米,大米都可以。

  这边没有红薯和玉米,大米的价格又贵,百姓消费水平有限,林满堂自然要选更便宜的豌豆,蚕豆或绿豆。

  集市上一共有四家卖粮食的,林满堂到了第一家,问豌豆,蚕豆和绿豆的价格。

  “豌豆一文钱一斤。蚕豆四文一斤,绿豆三文一斤,我豆子晒得很干。放几年都不会坏。”

  林满堂心里暗叹,这古代的豌豆价格居然这么低。要知道他在现代开超市,进货价每斤都要两块钱一斤呢。

  这古代农作物产量低,豌豆居然只卖一文钱一斤。想来这豌豆没什么人吃。所以价格才这么低。

  不过蚕豆比绿豆贵了一文钱,还真是出乎林满堂的意料,明明青蚕豆比青豆还便宜呢。

  他仔细想了下,又觉得这价钱很合理。

  蚕豆里面有豆牛,密封时,豆牛会钻出蚕豆,所以蚕豆极易生虫。

  为了让蚕豆不生虫,通常有两种作法,一种是冰冻。这个价格太高,一般人家用不起。

  第二种就是用开水煮,煮好的干蚕豆就不会生虫了。

  多了这道手续,蚕豆价格比绿豆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林满堂算了下手上的钱,“马上就要秋收了。你这豌豆是去年的吧?我都要了,你给我算便宜点。”

  摊主讨价还价,“这位小哥,我这可是上半年刚收上来的,怎么可能是去年的。你瞅瞅这成色。我一文钱一斤已经很便宜了。不能再低了。”

  林满堂捏着下巴有些犹豫,“我这刚分家。手头也没多少钱。要不然我也不会来买豌豆吃啊。”

  豌豆不消化,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所以一般人家很少买豌豆。当然也没多少人家种就是了。

  “小哥,我这豌豆真不赚什么钱。一文钱已经是最便宜了。”

  “这样吧。我全要了,你算我便宜点。”林满堂讨价还价。

  他是生意人,当然知道做生意那套规矩,嘴上说不挣钱,其实赚得比谁都多。

  这摊主一听林满堂说全要了,眼底滑过一丝惊喜。这豌豆不怎么好卖。寻常人家很少吃这个。也就是糕点铺子偶尔才会买一两袋。

  摊主捏着下巴想了想,“这袋豌豆你如果全要,我给你抹个零。”

  林满堂让他先称。

  这古代的麻袋很大,这一袋足有两百一十四斤。

  林满堂跟他软磨硬泡半天,两百文成交。

  林满堂可搬不动这么重的东西,便让他帮忙搬到关屠夫那边。

  这摊主有两个儿子帮忙,直接叫大儿子帮忙搬货。

  林满堂带着对方到了卖肉铺,让对方将麻袋放到摊位后面,再三向对方道谢。

  第9章

  等人走了,关屠夫这边也闲下来,问道,“你这买得什么呀?”

  林满堂有些不好意思,“豌豆。我想做点小吃食卖。我家那口子琢磨出一个新吃食。”

  既然知道他媳妇是个馋嘴,林满堂倒不担心他媳妇被人看穿了。爱吃有时候也意味着会做。

  关屠夫点了点头,“试试也行。左右也吃不坏。”

  嘴上说得好听,其实他对李秀琴不抱什么希望。都是一个村的,李秀琴嫁过来这些年,除了刚成亲那会儿,炒盘菜倒了半碗油,霍霍了家里一只鸡,林家人就再没让她下过灶。

  她会做吃食不假,可就冲她那浪费的性子,成本海了去了。他们乡间地头,好东西未必能卖出好价钱。

  照他来说,这生意一准得黄。

  林满堂可不知道关屠夫不看好这生意,而是转问起这豌豆怎么磨粉。他之前看他媳妇做过凉粉,都是用豌豆淀粉放在锅里搅。想来这豌豆头一步得先把它磨成粉才行。

  关屠夫惊讶看着他,“还要磨成粉啊?你这吃食可真费劲。”不过他还是道,“咱们村村长家就有个石磨。大家都到他家磨。但你要做生意,肯定得天天磨,村民们该有意见了。你还得自己磨才行。”

  林满堂想着问别家借可不方便,便问道,“那磨多少钱能买到?”

  关屠夫一怔,“那得不少钱了。最起码得五吊打头。那磨都是从山上运下来石头,一点一点凿好的。而且你买磨自家用,怎么也得买头毛驴吧?这两样加起来,也得有十吊了。你还是省点钱吧。”

  林满堂没想到钱这么不经花。光买这两样东西就要花掉十吊。想了想,还是算了吧?等过了这个关口再说。

  关屠夫拍拍他肩膀,“你要真想多磨点粉,不如赁村长家的毛驴,只要给五文钱。让毛驴晚上磨,一晚起码能给你磨三四十斤出来。省了你多少工夫。”

  林满堂眼睛一亮,这个好。又不用他使力,又不用出大价钱。多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