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芙蓉春夜第36节(2 / 2)


  他爹从未纳过妾,谢伯父也无妾室,如兄如父的谢池,就算陛下特许他纳,他也不会再有旁的女人,他们都只守着一个妻子过日子,为何他就不能?况且,上哪里再去找一个手上力气如此大的女人?

  他头一次为自己的私事动用蜃楼,他原想找到燕字的生身父母,做个假身份,再想法子换成良籍,没想到燕字竟是那丧尽天良的夫妇拐来的孩子,而她真正的父母经商,家中殷实,长女被乳母偷了出去,寻找至今未有下落。

  ***

  眼见赵才人病入膏肓,药石罔效,燕字每日以泪洗面,不知道才人若是走了,这一院子人该如何是好。

  彼时鱼书与九公主一般大,刚满六岁,她年纪大些也才八岁,院内的两个大丫头和一个老嬷嬷整日变着法的折腾她与鱼书,苦不堪言。

  后来赵才人咽了气,那些人愈发大胆起来,连九公主的例银也敢挪用,燕字再无法咽下这口气,她可以吃亏,李无眠不行,于是开着闻春斋的大门,闹得天翻地覆,挨了好一顿打,半个月都下不来床。

  皇后懒得多管,直接问李无眠的意思,六岁的孩子发着高烧,那时李无眠还能说上几句,求皇后殿下让那三个人离开闻春斋。

  自那日起,几个半大的孩子,自己给自己撑起了一片天,而燕字就是支撑天的主心骨。

  她看多了后宫的腌臜之事,对姻缘一事并无所求,只要李无眠过得好,待百年之后她才能问心无愧地去见赵才人。

  冬去春来,没了娘又爹不疼的九公主婚事没有着落,燕字心急如焚,哪儿承想,芙蓉夜宴,她与鱼书被人叫去厨房帮忙,不到一个时辰回来后就寻不到李无眠,旁人说她身子不适回去歇息了,可她们找了一圈也未见人,想去其他地方找找,侍卫又不允,苦苦熬到天亮迎来的是晴天霹雳,清清白白的九公主被人下药,送去了辅国大将军谢池的床上。

  燕字哭肿了眼睛,怨上苍不公,让李无眠承受如此折磨,唯一庆幸的是这婚事成了。

  第一次见到玉竹,是在端午,她捧着公主亲手缝制的护臂,寻了好半晌才找到这个怀抱宝剑闭目养神的少年,初印象如旁人口中所说一样,少言寡语,眼神犀利,不像是好打交道的样子。

  第二次相遇则是在李无眠偷偷谋划出宫之后,她吓得命去了半条,顾不得男女大防,也瞧不见玉竹写在脸上的嫌弃,死死抓住他的腰带,不离半步。她想一定要找到李无眠,若公主有个三长两短,她便也不活了,连死都不怕,还担心什么名声呢。

  随之而来第三次相处,二人已有了默契,九公主大婚后,驸马命二人假扮成他们,坐上车辇回府。看着李无眠远去的背影,她心提到了嗓子眼,没看着李无眠安全,她是不能闭眼的,尽管玉竹再三保证,沿路安排好了人手,且他的武功也不差。可她眼一闭心一横,再次抓着他的腰带挡在身前。

  破窗的几箭向着他们而来,玉竹闷哼一声,空气中有股淡淡的血腥味,燕字有些慌张,她其实松过手,甚至还想用手护在玉竹身后,不过离开了腰带半寸,玉竹似乎察觉了她的意图,摁住了她的手,一番折腾,头发的发簪挂住了他的领口,姿势甚是暧昧,愈发不像样子。

  她以为玉竹会因受伤而恼怒于自己,可他像个没事人一样,没几日就活蹦乱跳,与外人口中所言不同的是,他其实是个话篓子,反正眼神犀利再瞧不出,细看是有几分傻气。

  往洛川去,朝夕相处几个月,玉竹总是有意无意地帮她做点事,许是因他记性好,她爱吃什么爱玩什么,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分毫不差,那时燕字想玉竹不过是个傻里傻气心地善良之人。

  直到她受伤昏迷躺在榻上,半梦半醒间听见玉竹在她耳边轻声说话,说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抓过他腰带的女人,毁了他的清白,就得对他负责,所以她得早日醒来。

  燕字不敢相信,以为自己在做梦,也更愿意相信自己在做梦,她与玉竹之间,如云泥之别,他是正儿八经的官宦之家,又是谢家半个义子,她一贱籍只能去做侍妾,侍妾不过是个玩物,她绝不允许自己重蹈覆辙。

  哪怕玉竹一再示好,可自尊心如同封条,封住了她的嘴,也封住了她的心。

  后来玉竹堵住了她的去路,非向她要一个说法,她一时气急,半是委屈半是愤怒,口不择言,却不想玉竹早已想好了出路,他要娶她为正室,一生一世一双人。

  拿到那张户籍时,她以为这是他用了关系,伪造了个良籍出身给她,没想到都是真的。

  ***

  谢家二郎百日宴结束后,燕字玉竹的婚事正式提上日程,宅子倒也方便,原将军府分出三分之一来给二人,算是谢池身为义兄的贺礼。

  李无眠这边备的嫁妆,比三品大员家的嫡女出嫁还要隆重丰富,若不是燕字一再阻拦,她恨不得搬出半个仓库的东西都塞过去。

  燕字的父母从距长安两百多里的镇上赶来,哭得泪眼婆娑,上次见她还不满周岁,如今已要嫁人为妇,母亲紧紧攥着她的手不愿松开,一起来的幼妹和燕字长得简直一模一样,她偷偷告诉燕字,家中有一房间是母亲特地为姐姐留的,说哪怕找一辈子,都要找到大姐。

  她家姓吴,吴夫人从随身的行李中取出一个木匣,交给燕字,里头是银票和地契,要她一定收下,说虽然远不如九公主给的嫁妆,可终归是父母对女儿的一点心意。

  成亲当日,玉竹在九公主府接了新娘子,拜别了岳父岳母,再三保证日后定会好好待她,也会常回去看望二老。

  回到自己府上,正堂摆了四个牌位,还有谢家二老的在其中。谢池以长兄身份主持了婚礼,满堂宾客好不热闹。

  夜里,玉竹喝得东摇西晃回到屋内,看样子随时就会倒下,旁人也就没了闹洞房的意思,早早散了,玉竹大着舌头屏退屋内婢女,待锁上门后,一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路也走得沉稳许多。

  “夫人,合卺酒。”玉竹端起桌上两盏杯子,揭开红盖头,递给燕字一杯。

  “你不是喝醉了吗?”燕字凑近闻了闻,一身酒气,甚是呛人。

  玉竹贴得更近了,二人距离不足一尺,他一字一句道:“夫人可知千杯不醉?我若是不装醉,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洞房。”

  燕字脸一红,侧过脸,咕哝道:“登徒子。”

  玉竹轻笑一声,一盏酒入口并未咽下,捏住燕字的下巴令她不得动弹,俯身吻了上去,这酒有点辣,半滴不落的渡到她口中,好半晌才分开。

  此时燕字的脖子也染上绯红,她大口喘着气,手背抵在唇上,看着玉竹从她手中拿过另一盏,一饮而尽,再一扬手,帷帐落下,他欺身上前:“今夜有劳夫人了。”

  第64章 番外三(谢二楚一) 如诗之……

  “听说了吗?扬州书院来的那批学生中, 有个叫柳一的,长得甚是清秀,可以说和女子一般无二。”

  “国子监上下都传遍了, 连四门学的人都跑来看, 那‘断袖之癖’约莫有几分意思嘿嘿嘿嘿嘿……”几名学生讨论得兴高采烈, 没有注意到身后来人,直到其中一人无意回身,脸色大变, 忙不迭地使眼色。

  “谢首席这是要去哪里?”几人点头哈腰示意道。

  众人口中的“谢首席”正是九公主府的二郎君、前骠骑大将军谢池的二子、上任国子监祭酒最后一位关门弟子、国子监连续五年年考第一的谢图北。

  他认为自己的大名有些许潦草,图北图北,谐音土匪,他大哥倒是更适合, 整日爬树翻墙,除了睡觉一刻都不停,家里的老鼠洞都不得安宁。

  阿爹说万里人南去, 三春燕北飞。取个落叶归根之意。

  大哥抓周时,握的是一柄剑,而他是只笔,听玉竹叔说, 阿娘阿爹为此高兴了好几日, 总算有个能留在身边不折腾的儿子了。

  他与大哥性子、相貌皆是不同,他继承了阿爹的丰神俊朗,自幼时起谁见他都要夸上几句。

  可皮囊这东西,阿爹不在乎,他也瞧不上,书中好男儿当顶天立地,他读书习字甚是刻苦, 就连骆祭酒都说他比阿爹年幼时还要聪慧些。

  凡事都有个“但”字,谢图北行为举止像是从书中走出的活教材,规矩多,道理多,若不看脸,宛如一个古板的老学究,可与年近八十的骆祭酒称兄道弟。

  眼下,谢首席借古通今,教育那几位私下议论人长相的学生,洋洋洒洒说了约莫一刻钟才放众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