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芙蓉春夜第34节(1 / 2)





  结果后院正堂中,坐满了王妃公主、高官家眷,李无眠挺直脊背端坐在主位上,笑得脸都僵了,就算权势允许她张狂些,她自己也不许!

  秦嬷嬷抱着年年,百日的小郎君,虎头虎脑,睁着一双大眼睛,四处张望,他从未见过这么多人,脸上写满了好奇。

  张夫人身边跟着个三岁的小丫头,丫头胆子也大,趁着母亲不注意,跑到坐着的秦嬷嬷身边,搂过年年,吧唧在他脸蛋上亲了一口:“小弟弟真可爱!”

  多年后,谢年年才明白所谓“女大三抱金砖”是何意思,他自认功夫了得,又闯祸无数,可一遇到张家小小姐就无可奈何,这丫头忒不要脸面了,就爱搞偷袭,亲得他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

  第五十九章

  四月二十六日, 十三娘大婚,新晋驸马爷乃是去岁的两街探花使之一,来自扬州, 父亲身居刺史之位,家境优渥, 他在家中排行第五,倒也合适。

  婚事是陛下钦定, 皇后敢怒不敢言,只能私下对女儿撒气,说她与整日沉迷女色的怀王一般无二, 半点帮不上他们三哥, 也就是晋王。

  老调重弹, 翻来覆去无非是晋王若当上太子, 日后对弟弟妹妹们必会多加照拂, 眼下十三娘婚事已定,夫婿家又远离长安,昌王定在府中偷着乐呢。

  大婚当日, 皇后看着嬷嬷给女儿梳头, 倏地想起十三娘刚生下来时的模样,彼时她膝下已有两子,得了个女儿, 心头欢喜,那时的她只盼十三娘平安健康地长大,那时的她还未想过利用十三娘的婚事助三郎一臂之力……

  皇后百感交集, 眼角湿润, 视物也有些模糊, 她背过身悄悄抹了眼泪, 稳定情绪后,方才走到十三娘身后,从嬷嬷手中接过角梳。

  “十三娘是不是觉得阿娘偏心你三哥?”皇后梳得仔细,问得也轻柔。

  十三娘略微愣了片刻,刚想摇头,又不敢乱动弹,以免梳错了阿娘责备她,遂开口道:“三哥正在要紧关头,儿理解阿娘的苦心。”

  “阿娘知道,没有什么手心手背都是肉,手心就是手心,手背就是手背,可就算是手背,阿娘也绝舍不得送亲生骨肉去火坑……”皇后说着说着有些哽咽,谢池手中的兵权她着实需要,可谢池此人她也未看走眼,顶天立地的好儿郎怎么就配不得她的十三娘,哪怕用些手段计谋,事情都是她做下的,若上天要惩罚,也罚在她身上。

  十三娘的记忆中,皇后向来坚强,母家兄弟不争气,后宫嫔妃争斗不断,可她依旧稳如泰山,人前从不示弱半分,好似生来就是国母,难得有几分慈爱母亲的样子。

  “阿娘宽心,楚家五郎是个正人君子,学富五车,为人谦逊有礼,定会好好待儿。”许是受皇后难得落泪的影响,十三娘为逗母亲开心,调皮道:“我与九姐姐最为要好,九姐夫那般厉害,若驸马敢欺负儿,九姐姐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皇后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轻轻戳了戳十三娘的额头:“今日就是大人了,还这般顽皮。”

  ***

  十三公主府与九公主府只隔了一个坊,两府来往也甚是频繁,可除了大婚当日,李无眠再也没见过十三驸马,她登门拜访,府中只有十三娘;十三娘应邀前来,也是独身一人。

  “十三妹妹,你与驸马可好?”这日李无眠实在放心不下,命乳娘带年年下去午睡,又屏退了房中一应婢女,才开口问道。

  “连九姐姐也发现了?我们夫妻相敬如宾的这般明显?”十三娘满脸不在乎,不像是伤情。

  “莫非驸马早有意中人?还是……还是已经有了外室?”李无眠越想越心惊,打定主意沉声道:“皇室贵主怎能让他折辱……”

  话未说完,就被十三娘打断:“我的好姐姐,你想哪里去了,驸马并未沾花惹草,也没有情债要还,这婚事他原本就不愿。”

  说来话长,这楚家五郎并非嫡子,母亲是楚刺史府众多妾室中的一个,他自小读书用功,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为了一朝高中榜首,入京做官也好让生母好过些。

  没想到不但高中,还被皇帝瞧上,赐婚做了驸马都尉,断了仕途。谢池这样尚了公主,还升官掌权的是个例外,也只会是唯一一个例外。

  这门婚事楚刺史定然欢喜,家中有了嫡公主这般尊贵身份的儿媳,对于其他人只有助益,便以五郎生母的性命威胁,才成了这门亲事。

  虽称不上恩爱,但楚五郎也未怠慢过她,每日要么在书房读书习字,要么去国子监拜访老师旁听,二人各过各的,倒也自得其乐。

  “说实话,你想与驸马亲近吗?”李无眠话问得直白。

  十三娘脸一红,大婚当夜在宫中,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二人自然是圆了房的,驸马温柔仔细,“疼吗?”“疼不疼?”“对不住”三句话翻来覆去地问,明明自己额头鼻尖上都是细密的汗,却仍照顾着她的感受,说没有半点心动定是假的,可回到公主府后,驸马规矩守礼,若无召见,就在自己屋中,绝不扰十三娘半分,她一个大姑娘脸皮薄,总不能叫他来一起睡觉吧。

  李无眠见她神态,知道有戏,遂在十三娘耳边低语几句。

  獨 “这可行?大渊讲究的是奉养嫡母,楚刺史能同意吗?”十三娘原也是想过让驸马母子二人团聚,可寻不到合适的理由。

  “走阳关大道定然成不了,可还有山间小路可走。”

  一个月后,蜃楼送了一中年妇人到京,同日,早朝后,谢池与皇帝提起楚刺史疼惜十三驸马,怜他独自一人在长安,将其生母送入京中见上一面,没想到十三公主与那妇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便求皇后,将其留在京中,便于照顾。

  皇帝一来爱惜人才,二来疼爱女儿,不等皇后懿旨,他先下了一道圣旨,封驸马的母亲为诰命夫人,成了楚刺史的平妻,光明正大留在京中颐养天年。

  楚刺史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日夜派人监视侍妾,却不知她用了什么通天的法子,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转眼出现在长安,如今有了加封,以后更难拿捏。

  在婆母的“紧盯”之下,十三驸马与公主同住一屋,八月末,十三娘便有了身孕,李无眠也是在这个时候怀上了二胎。

  宋先生诊脉后,又将在洛川众人烂熟于心的话,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遍。谢池呆愣愣地站在原地,半晌没回过神,屏退众人后,他才开口问道:“不是说服了避子丸吗?”李无眠嫌药苦,宋先生便制了一瓶药性温和的避子丸给夫妻二人。

  “上个月停了啊。”李无眠摸着肚子,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她喜欢孩子,也喜欢做母亲的感受,看着一个幼小的生命一天天长大,叫她阿娘,心都快化了。

  “可我见你早上还是吃了药丸子,那药丸子是什么?”谢池仔细回忆,似是不解。

  “哦,驻颜的。”

  “我好不容易……这就又得忍耐一年?”谢池有些委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那倒也不用,头三个月,后三个月注意些就是了。”李无眠踮起脚尖安慰似的亲亲谢池的下巴,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还有这花样?”刚暗下去的眼神顿时又熠熠生辉,一脸向往之意,大步流星紧闭房门窗户,一把抱起李无眠就往床榻上去。

  李无眠踢着脚,捶打谢池的肩膀,嗔责道“光天化日,你不要这般禽兽好不好?”

  谢池放下帷帐,面色正经,宛如商议正事一般:“公主此法,臣从未听闻过,眼下只想讨教一二罢了,求知若渴,请先生指点……”

  武德十七年初冬,蛰伏多年的南诏发动突袭,扰得边境民不聊生,谢池自请出战,出征的前一夜,他再三对李无眠保证,待她生产前一定结束战事,早点回来陪她。

  李无眠扑在谢池怀中,哭得梨花带雨,可口中说的却都是威胁之言:“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连同肚子里这个,和年年一起改姓李……我还要养一院子面首,个个都长得比你好……”

  “……其实你也不用非要那么急,只要你平安,边关能安宁,就算晚回来些日子,我也不会与你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