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芙蓉春夜第30节(2 / 2)


  九月初,谢池一行人踏上了返京之路,船还是来时那艘,不同的是燕字搬进了主屋,谢池则睡去了玉竹隔壁。

  李无眠一路上对他不理不睬,他问十句,她答不上一句,谢池也不气馁,船上总比府里强,巴掌大的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倒是能日日见到人了。

  他怀疑自己多少有些变态,李无眠瞪他一眼,他都能乐上好一阵子,且女子因有孕,身材难免臃肿,脸上也会生出好些斑点来,可他却越瞧越合意,直到脑海中冷不丁冒出个想法:李无眠乃绝色。

  而此绝色不施粉黛,也未戴首饰发钗,一手扶着后腰,一手执书,嫌他挡亮,斜了他一眼。

  什么叫情人眼里出西施,谢池算是深刻体会了。

  待水路行完,谢池更是喜上眉梢,马车可比船舶更小,他一会儿给李无眠垫靠枕,一会儿切果子,连暖炉都要亲手试过,温度合宜,才交到李无眠手中。

  偶尔赶不到驿站,他也终于有机会与她同床共枕,夜里总要醒来好几回,不是担心她起夜多有不便,就是怕她被子没盖好。

  燕字私下也会劝说李无眠,谢池对她无微不至,颇有种含在嘴中怕化了捧在掌心怕摔了之感,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偶尔也给点儿好脸色不是。

  李无眠嘴上说谢池不是对她好,是对肚子里的孩子好,事实上她心中也欢喜,倒是想给谢池个笑脸,可一想到他不负责任,什么都不说就要送走她,还敢去寻死,不由得怒火中烧,恨不得用目光在他身上剜上几个窟窿才舒坦。

  回京路上颇为顺利,十一月初抵达长安,此时刚下过今年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鳞次栉比的建筑上被厚厚的一层白雪覆盖,红墙白顶煞是好看。

  谢池直接去了宫中面圣,李无眠则先回了兴宁坊,将军府门上牌匾已换成了“骠骑大将军府”,两列戟架上不多不少十六根长戟,戟顶上新作的幡旗迎风摆动,尊贵威严。

  王孟抄着手迎上来:“公主一路辛苦,暖阁已经备好,快进府吧。”说罢就命身后小厮抬出轿辇欲接李无眠入将军府。

  李无眠一抬手,问道:“不急,鱼书呢?”

  话音未落,就见一跑得满头大汗的少女从公主府出来:“公主恕罪,公主恕罪,暖阁已经备好了,公主快请入府吧。”

  王孟苦着张脸,去看秦嬷嬷,望她老人家能开口劝上一劝,谁知秦嬷嬷上前问道:“王管家这轿辇可入得公主府?”

  话中意思再明白不过,李无眠不去什么将军府,她有自己的宅子,她要回自己家。

  王孟只得应入得入得,待李无眠一行人进了公主府门,暗卫长搞不清楚状况,问道:“公主府我们还进去吗?”

  “进啊,之前在洛川什么样,回来还什么样,将军都让把云峰院收拾出来给公主住了,可见重视程度,我啊,还是跪在雪地里吧,省得将军回来瞧我不顺眼。”王孟再度抄起手靠在墙上,脸上愁云惨淡。

  第五十三章

  皇帝从谢池口中听到的洛川之变远比钦差回京所言的惊险万分, 几乎未损一兵一卒就将叛臣诛杀,在场的诸位宰相尚书也纷纷附和,都道大将军乃国之栋梁, 皇帝龙颜大悦,自是又嘉奖一番。

  无人再提一年前谢池离京所定之事, 即待洛川驻军军饷案查清,他便得交出兵权, 老老实实做那驸马都尉,如今不但兵权未削,还坐上了骠骑大将军之位, 大渊开国后, 曾有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在此位置上终老, 可那时老将军已经不参政事, 自那以后此官职再未有人, 直至出现在谢池的门匾上。

  从勤政殿出来,已近黄昏,殿外等了一下午的小太监揉揉自己站僵的腿, 小跑到谢池跟前, 行了一礼道:“贵妃娘娘惦记着大将军呢,请将军去叙叙话。”

  谢池抬头望天,神情淡淡:“我今日穿的是官服, 答的是朝堂之事,多有不便,改日再去贵妃娘娘那处赔罪。”

  说罢, 他径直往马厩走去, 玉竹将缰绳递到他手中, 谢池一跃而上, 策马离开。

  一同出来的重臣,窃窃私语,都说谢家天恩深厚,谢池年纪轻轻位高权重,还有个圣宠不衰的姑姑,可惜的是尚了皇室贵主,否则哪怕送嫡女去做妾,也有的是人打破头要争。

  “幸亏谢贵妃膝下只有一女。”忽然有一人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默,若谢贵妃诞下皇子,怕是这大渊就要改姓谢了。

  王孟瞧见谢池回府,先扑通一声跪在雪地里头,谢池见此心中一慌,以为李无眠出了什么事,忙上前问道:“公主可好?”

  王孟苦着脸,指着隔壁紧闭大门的公主府道:“应该挺好的……要不将军再赏小人二十个板子吧。”

  谢池顿时明白过来,李无眠是回了自己府邸,他又问:“秦嬷嬷她们呢?”

  “都在公主府,小人擅作主张让暗卫也都跟了过去,宋先生父子多有不便,还是安顿在咱们府上,每日去公主府问诊便是。”王孟答道。

  谢池点点头,此事安排得不错,暂且饶了王孟,十个板子就差不多了。谢池沉思片刻,还是去敲了公主府的门,不想开门的小厮一见到是他,忙道:“大将军恕罪,别为难小人,我们公主说她本就该住在此处,请将军也回自己府中,莫要相扰。”

  话音刚落,大门紧闭,隐约还能听见落拴的声音。

  玉竹福至心灵,上前一步沉声道:“属下按照将军的尺寸已备好夜行衣,今夜咱还是能翻进去。”

  谢池大步流星,一把将跪在地上的王孟拉起来,大声道:“给玉竹备上两桶水,站满三炷香才准他走。”

  玉竹:“……?”究竟又是哪里做错了。

  王孟开口求情道:“将军您看这大雪天的,马上天就黑了,长安不比洛川四季如春,夜里寒凉……”

  “那你陪他一起站吧。”谢池语气不用拒绝,往府中走去。

  “咱们府才备了一批香,特别耐烧,小人这就是去给玉竹公子准备。”王孟已经在雪地里候了一下午,仁至义尽,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只盼玉竹自己多加保重。

  ***

  长安城气氛再度热闹起来,此番热闹与一个月后的新年无关,而是刚回京的大将军和九公主又有了新八卦。

  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纷纷,津津乐道,各抒己见。

  “谢将军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瞧不上九公主了,不过也是狠心,好歹肚子里还有个呢。”东市酒铺老板娘感叹世间男子多是薄情之人。

  “听说谢将军和九公主一直都是分房睡得,新婚燕尔哪儿至如此,多半是对怨侣,估摸着过不了多久,圣上就要给二人和离了。”成衣店老板娘的表哥是个八品京官,人人都说得有模有样,心下认定多半是真的。

  棺材铺老板讳莫如深,左右张望一番,示意二人近前,低声道:“你们啊目光短浅,都只看到事情表面,九公主心思可重着呢,她是借谢将军那什么生子,要不然为何要跟他去洛川那偏远之地,如今目的达成,自然分道扬镳,那孩子……我听说是要姓李的。”

  此话一出口,听者皆是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谢池人中龙凤,想来那种子也是极佳,九公主留不住人,退而求其次,果然是大智慧。

  没两日,经过层层添油加醋,再加上不同想象力地浇筑,有关大智慧李无眠的故事已传遍了大街小巷。

  首先蠢蠢欲动的是京中大小官员,趁着还未和离,先与谢池搭上线才是,有的看准正室夫人之位,有的只想做个妾室能进将军府的门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