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昭第一公主第148节(1 / 2)





  “没有,不过快了。”赵禾说,“按照这些人要面子的程度,当然不会愿意让这一次的功劳白白被一民间的商户拿走,何况,现在他们还敢抢吗?”赵禾笑着道。

  若是之前,这国营字号背后的东家还是金瑶的话,可能还真有不要脸的想直接将这功劳给抢走,可现在她不是都让金瑶告诉了方泰清吗?这国营字号背后的人就是自己,如果方泰清脑子还没有糊涂的话,断然是不敢将这一份功劳抢走的。

  金瑶倏然明白。

  “至于方泰清要怎么把这消息带回到朝堂上,又怎么跟人协商,这就是他们那一群的事了。不过,最终这商业局势必会成立的。”赵禾笑着说。

  她这么笃定的样子,倒是让金瑶又好奇了几分,“你这么确定?”

  “这朝廷里有几个不贪财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国营字号做得这么大,遍布了整个大昭,你说,有多少人想要安排自家的人手进商业局?尤其是现在朝廷官员的位置,那只能凭着科考上来,如今多了一个商业局,在这些人看来,都是不用经过科考也能成为朝中臣子,这难道不是一条捷径?家中有败家子儿的,怕是都要把小算盘打到这里来。”赵禾说,“毕竟这一听就是个比户部还有油水的地方,只要有人动了小心思,自然会帮着我推动。”

  金瑶:“可这不是跟我们之前的设想背道而驰了吗?”

  赵禾点头,“所以啊,想要同意商业局成立的这些人,他们兴奋之余,只将目光放在了跟自己打擂台不让成了商业局的这帮人身上,却忘了一点。”赵禾顿了顿,微微一笑,“我才是国营字号背后的老板,想要在商业局里安排什么人手,那是我说了算。何况,我什么时候说了进商业局就不考试?总不能带着一群连经商之道都不懂的败家玩意儿,来败光我大昭江山吧?”

  刚才的商议,赵禾说的清楚的只有让朝廷接纳国营字号这一件事,至于接纳之后是个什么流程,她都说得模棱两可。等到朝廷上真正落实了商业局,到时候她在大刀阔斧地干一番。

  眼下朝廷那边的争端就让一群朝臣自己看着办把,赵禾还没有将整个大昭的地界走一遍,她出行的路线是按照河流流域而行,一边走一遍观察着如何能引入江河流域的水资源来灌溉土地。如今就只靠着农户挑水,效率太低,而且这样的劳作,可不能解决眼前的困境。

  赵禾离开信州后,又行了十来日,见路上所见的地形绘制出来,传回上京,跟工部的人书信交流。

  她虽然对水利不精通,但朝堂上自然有这方面的人才,在她传回地形图后,自然就有朝廷的人会过来安排。开凿水渠,引水入田,若是这旱灾还要继续,也必须尽早做好准备。

  当赵禾都快要绕着大昭的版图走了一圈后,如今天下百姓多数都受了国营米铺的恩惠,也不知道究竟是从哪个地方最开始放出来消息,说昭宁公主便是这国营字号铺子背后的东家。

  “所以说,其实我们买的粮食都是公主要求那些人平价卖给我们的吗?”

  “这是肯定的啊,你难道忘了之前李婶儿家的大米买多少钱了吗?啧啧,那赚黑心钱的,幸好有公主殿下。”

  “我看还是有很多良心的商人,你们看国营店铺门口那光荣榜,还是有很多做生意的商人,愿意高价将别的米铺的粮食买来捐给国营米铺,让我们这些老百姓都能吃上新鲜的粮食啊。”

  “可不是嘛!就说我们城东那王员外,都榜上有名呢。”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可真是公主大发慈悲,不然,哪家米铺愿意开这个头?”

  ……

  赵禾在路过一城镇时,马车经过之处,正好听见外面百姓聚在一起时的交流声,在她身边的金瑶忍不住打趣道:“我们家公主可真是大昭的名人,不论是三岁是稚童,还是七八十的老妪,都对你赞不绝口。”

  赵禾笑了笑,“难道你没有吗?”

  这一路上,她听见的可不仅仅是关于自己的消息。既然当初她在方泰清跟前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而朝堂上如今也在正面讨论是否要成立商业局的大事儿,朝廷里的这些小狐狸老狐狸们,哪里会不将她们国营铺子和善堂查个一清二楚?金瑶是什么身份自然也瞒不住。

  “你们都知道吧?那位金老板,人家可是官家正儿八经的嫡小姐,人家都愿意出来做生意,这说明什么,做商人也没什么可耻的嘛!”

  “我觉得更重要是女子也可以自己赚钱啊!你看那位金老板,听说走南闯北,多令人羡慕啊!若是就在家里当个什么官家小姐,能见到那么多世面吗?”

  “其实说起来吧,我看女子若是自个儿有钱,想去哪儿都行,也不用看男人脸色行事,这金小姐就是厉害,难怪跟我们公主是朋友!”

  ……

  路上她们听见这样的话也不少,金瑶在赵禾面前还是个薄脸皮,一时间耳朵都开始泛红。

  赵禾毫不客气哈哈大笑。

  这也算是这段时间的好消息,至少这些天在民间传来传去的各种小道消息,似乎让百姓们对于商人和“女子从业”这两件事都不再像是从前那么排斥。

  当晚,就在赵禾收到成安老先生传来的朝廷里的消息准备回京时,忽然看见一道亮光飞快闪过,像是要将世间劈成两半,随后又惊闻外面雷声震响,霎时间,外头乌云密布,那天,像是要压下来一般。

  赵禾和金瑶都走到了窗户跟前,两人心里有相同的想法一划而过。

  这旱灾,怕是要结束了。

  天上这样的异动,自然引得不少百姓抬头看。

  今年饱受旱灾的百姓,这时候脸上都忍不住露出激动的神情。

  当第一滴雨水落下时,街上就有人开始欢呼。

  “下雨了!”

  “老天爷终于开眼了!下雨了!”

  “终于下雨了,等了太久了!”

  “老天保佑,公主保佑!”

  “快出来接水啊!”

  一时间,街道上瞬间变得闹哄哄,有人特意跑出来淋雨,有人干脆直接站在街道上,仰头,对着天上张开嘴巴,任由雨水灌进自己的嘴里,还有人直接从家中端着盆子跑出来,想要接水。反正不论百姓们是什么姿态,唯有一点相同,大家脸上都带着兴奋又满足的笑。

  赵禾听着从外面传进来的欢快的声音,混合着雨声,她不由一笑,转身又拿起了先前自己收到的自己老师的那封信,信纸上的话很简单,统共就几个字——

  商业局成。

  这是天意吗?赵禾想。

  好消息来得突然,但仍旧传播很快。这一场迟来的大雨,陆陆续续地在大昭境内各地游走着,将那已经干涸的土地,都喂饱了。那些快要见底的井水,也渐渐恢复了本来的模样,一切生机,好似都从这一场天降甘露中终于回过神来,兴致勃勃地翘立在枝头。而赵禾,终于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回了上京。

  赵禾回京后,宝云宫里已经堆积了不少帖子。

  在路上时,赵禾已经通过跟成安老先生的书信知道了这段时间朝堂上发生的大事。

  当初方泰清等人回到京城后,第二天上朝便将国营字号纳入朝廷,并且成立商业局一事提出来。这种听着就能赚钱的机会,提出来时就已经让很多人心动。倒是有些坚持为了那点读书人的清高反对的,最终在双方的角逐下,惨淡落败。

  如今,在宝云宫里的那些帖子,大多数都是上京的官员夫人,邀请赵禾去赏花品茶看折子戏什么的,这里面透露出来的消息也很明确,毕竟如今谁不知道她就是国营字号店铺的东家,如今国营字号的店铺都能成为朝廷的,商业局里已经很缺人手,这是一个全新的版图,每家每户都想来掺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