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庶子功名路(科举)第150节(1 / 2)





  “但是如今各省都加了巡抚,也算加强了些兵力。”

  “这又如何,一任巡抚只在任三年,想要熟悉各省官员,也得半年时间。况且小城还是容易被攻占,这样单独管理,周围省城不配合,一旦粮草或人力跟不上,被打下来也很简单。要我说,就应该加强地方兵力,每年养兵练兵才是救国之法。”

  “这怎么能行?你忘记前朝是怎么灭的了?就是因为地方做大,威胁朝廷。”

  “灭什么?天下还是咱们皇家的天下。”

  杨雪松说道:“养兵练兵并不在一日之功,也得粮草供应得上。这样朝廷税收要么增加,要么就是上供少些,实在也难。”

  虽然是好解决的办法,就是抛开地方会有做大的嫌疑,养兵也不是一个节省的事情。

  这时候也会每年固定征兵,服役三年左右就能够回去,年龄段基本在是十五到五十五之间,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参军。

  古代的粮食产量跟现代不同,需要一大部分人种植粮食,所以每年不可能征收特别多的军人,也不可能所有人到了年龄就马上去参军,所以会规定一个年龄范围,要是今年征兵少了,那就在这范围内,选取一些还没有参军的人去服役。

  但是这会儿如果要加强各地的征兵,那粮食的产量肯定会有所减少,如果还是同样的税收,劳动力就可能会跟不上。

  要是南北开战,粮食是肯定要储存够的,你要打仗,后勤总得跟上。否则这仗还没有打,士兵的肚子就填不饱,这还打个屁啊?直接投降就好了,肚子吃不饱,去了也是送的。

  这样说来,想要减少粮食产量,就可能有些痴人说梦,不多收取粮食都已经不错了,还减少。

  寻芳思考了一下,说道:“可以增加边境的兵力,另外南北各省调整税收,朝廷支援一些,估计不难。”

  这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办法了,既然不能增强全国各省的兵力,那就增加一些重点会遭受人祸的地区兵力,这样就可以在关键时刻有效地防御敌人。

  其实一个省的人,很难说抗击南北他族的侵扰,加强兵力,不过是让他们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守住城池,等待朝廷派兵支援罢了。

  寻芳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确实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其实寻芳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各省的人打配合,一旦一省发生战事,周围各省就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支援,不管是在兵力上,还是粮草上,都优先支援。

  但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这想法太过理想,应该不太可能成功。

  若是在现代的话,从北到南,都不用派兵,直接远程发射炮1弹就能够将敌人封在国1界1线之外。

  即便不是战事,运送物资也是很快速的,各地灾难发生的时候,解1放军总能很快到位。

  但是在古代不同,光是传达消息,运送物资,这些时间就不止一天两天。

  各地方的军队跟物资到达之前,那个城可能就已经提前被攻打下来了。

  还有一点就是,各省的官员其实可能并不互相认识。一旦为另一个省城作保,自己所守着的城池就可能不保,尤其是临近城市。

  除非是必经的省城,否则敌方这个城池打不下来,就很可能绕路攻打另外一个省城,这样一来,要是全力支援了别的省城,谁能保证别的省城也同样能全力支援自己?

  在别人的省城危险的同时,各城的官员首先想的肯定是自己所守城池的安危。

  除非是两省官员互相认识且信任,这样你出了事儿我愿意倾尽一切去帮你,就能够搭建起互相帮助的桥梁。

  但是这实在太难了,大部分情况下很少会有人愿意这么做。

  这是即便是皇帝也没有办法左右的事情,因为皇帝也没有办法确认,在两个省城互相接洽的时候,能否成功互保。

  一般情况下,都是朝廷接到消息之后,另外快速派兵下来。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外国卖粮食,但这基本可能买到的就是陈了一年的粮食,还有就是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

  除非是全国闹粮灾,否则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因为知道不太可能实施,所以寻芳干脆直接忽略了这两条建议。

  大家讨论出了个大概,之后又换了轻松的话题,这么一聊就是一个下午。

  因为寻芳给出的建议不错,大家讨论过后也觉得很好,其实他这个想法未必没有人想到,但是大多都只是有个想法从脑中绕过,还没有完全构建成,就被寻芳先说了。

  寻芳不过是反应比较快,提前说出了他们想要说出的话而已。

  不过光是从这个反应快这一点,就足够让人看出他在政治上的潜力了。

  寻芳能够感受到李相之后对自己的态度有所转换,变得更加柔和,叫自己的名字的次数也变多了。

  但是寻芳目前也不想站队,他还没有很好地弄清形式,不敢随意站队。如果可以的话,他是想学着叶锦这样,好好中立只为皇上服务的。

  可这样做的话,很可能就绝了自己进升的道路,关于这一点,寻芳目前也是很纠结。

  在席上坐了一上午,吃酒吃菜,聊了大半日,寻芳觉得有些尿意,便起身准备去茅厕。

  他刚一起身,就瞧见坐在李相身边的李瑶也站了起来。

  寻芳心里暗暗草了一声,但是三急不能憋着,最后还是选择起身出门。

  果然,他一出门,后面李瑶就跟上来了。

  寻芳叹气,摇了摇头,走到一旁问仆人茅厕在哪里。

  他是第一次来相府,并不熟悉这里的路线。

  本次宴会本来男女都有宴请,女眷自然不跟他们在一处的,自然是到别的院子里聊天吃酒。

  寻芳原本想带宝儿也过来,她来到这里之后,就是跟梁佩恩的媳妇儿以及杨杏儿他们来往比较多,孙氏她是没怎么接触的。

  毕竟孙氏生完孩子没有多久,每天忙着照顾孩子不说,跟宝儿年龄相差也太大了,二人的代沟比较大,所以虽然是亲戚,却并没有常来往。

  来相府的话,这里小姐夫人多,宝儿过来的话,也就能多认识一些人了,下次还可以去别人家参加宴会,有来有往,她也能多结交些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