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庶子功名路(科举)第131节(1 / 2)





  寻芳见了他们的信跟手上的信物后,便不再多做怀疑,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他准备等杨家母女离开的时候,再请几个镖师护送她们离开。

  杨雪松离开的时候,亲自嘱咐过让寻芳帮衬着些杨家母女,寻芳跟他是结拜的兄弟,况且跟杨家母女相处的也很好,自然得为她们规划一番的。

  看了信件后,寻芳便跟王亨安排着,先让这几位仆人在外头下处住着,他们两家暂时都找不到什么空闲又能够招待客人的屋子,便只能让这几人先住到外头。

  王亨会交际,简单跟寻芳商量好后,他便对这几个送信跟信物的人说道:“事情还要从长计议,如今离开也算是个时机,具体什么时候送杨母女走,我们还得坐下来商量一下。这一路上,你们也辛苦了。这几日,还请几位暂时先休息休息,等我们商量好了再说。”

  这几位仆人来时就已经听说过寻芳跟王亨,知道他们二人是杨家公子的义兄弟,也不敢怠慢寻芳他们。

  况且寻芳他们待人有礼,还肯给他们掏腰包安排住所,照顾吃食,让他们好好休息,几人一路奔波,确实也辛苦,而且一个不小心还有危险,人家提出来让他们休息,自然无人推辞。

  “那便多谢两位公子了。”几人对寻芳拱手道。

  因是杨雪松恩师家的仆人,寻芳他们自然是好好款待的,让他们两人一间屋子,帮着租了两间屋子让他们住着不说,三餐还包他们有一顿肉吃。

  在古代一般仆人家里,这个待遇已经算是很好了。

  安顿下了从京都来的人之后,寻芳跟王亨便叫上了俞敏,还有杨家母女过来商量。

  他们三人都是杨雪松的义兄弟,自然最有权力关心杨家的事情,杨家母女也只信他们,所以这件事情他们几人都得参与决策。

  寻芳他们先是问过了杨家母女的打算,杨母下不定主意,是杨杏儿决定的。

  “等南方平定了再说吧,如果平不下来,咱们便可以一路都去京都,若是南方安定下来了,我跟母亲是迟早要上京都的,不在这一时半刻。”

  寻芳觉得杨杏儿的打算没什么毛病,如果危险,那么更多人一起上京肯定更安全。

  如果南方平定了,到时候一路上不安定的因素会减少很多,到时候再走肯定比这会儿更安全。

  寻芳是支持杨杏儿的打算的,但是王亨觉得这会儿她们母女二人过去跟杨雪松团聚更好。

  除了他们母女的安全外,王亨还是有些担心杨雪松。觉得他一个人在京都没有亲人,杨家母女晚一日跟杨雪松相会,只怕杨雪松就要多担心一日。

  俞敏年纪比较小,他也说不出什么更好。只想着由他直接送杨家母女上京也不错。

  但是他年纪小,寻芳跟王亨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别说他们,俞敏的婶子要是知道他这想法,只怕还有得闹。

  最后大家还是商议定下,支持杨杏儿的想法。先等等看南方的情况,然后再下决定。

  第135章

  又过了一月, 南方剿匪顺利完成的消息传来,这次的剿匪,必然不像上次那般乱抓乱杀, 而是真正的被击退。

  自然这么多人是杀不过来的,有些人是被冲散了混进难民中,有一些人是直接被处死,另外一些人, 则讨到了更南边儿的地界。

  因为这会儿中原的一些礼仪知识并没有传过去, 所以当地民风开放, 思想于这会儿来说比较落后, 所以这时候许多人叫南边儿的人蛮子。

  这些逃掉的人, 则是落入了蛮子的地界。而那边儿的人对寻芳所在国家的人民并不友好,所以到了那等地方, 只怕那些土匪也是九死一生。

  寻芳知道这个消息后, 这几日的神情就挺好的。知道家乡平安之后, 寻芳是松了一口气的。

  叶家人曾经聚集起来了解过一些情况,然后开了会议, 有一部分人说想要先回去看看。

  老人这时候是不能随便先动身的,得等年轻人回去打理之后,一切安然, 才能够请老人动身回去,毕竟他们也经不起太多的折腾了。

  但是长兴省是熙攘繁盛之地,况且前面有一个思安省扛着,这样的环境, 使叶家一部分人舍不得离开。

  寻芳他们商量过,反正这会儿家已经分了,分出去几支只要还认得祖宗, 都没有什么,同样还是亲人罢了,以后常有往来,仍旧还跟家里一样。

  这里有沈家照拂,好歹是他们叶家的世交,即便有麻烦,也是有帮忙的人,所以并不用太过多虑。

  之后便是分批要回去的人了,跟来时一样,寻芳他们这一房是殿后,这次叶老爷不准备这么快就回家。

  毕竟家里肯定都被洗劫不成样子,回家看到家里破败的模样,心里多少是不好受的。

  而长兴省又繁荣又有不同风格的美人,还有不同的美食没有品尝完,叶老爷舍不得直接回去,准备再在这里住几个月。虽然屋子小了些,但不妨碍他享乐么。

  寻芳是觉得回不回去都不要紧,只要不耽误他们学习,早晚回去都是一样。况且在长兴省内也挺新鲜,来这里之后,通过沈老爷,寻芳他们也算结识了几位有真才实学的人。

  大家都还没有特别熟悉,此时就要分开,寻芳跟寻芝都觉得挺遗憾。

  这会儿叶老爷要留下来,他们也方便,就顺从了叶镐的想法。

  南方诸事安排好后,杨家母女要上京的事情就被安排好了。

  杨雪松让人过来的时候,曾经捎来了些许银子,所以去京都的船费还有杨家母女的花用并不需要寻芳他们帮忙。

  他们所要帮的,不过是叫小厮去帮着租船,还有就是亲自去一趟镖局,找几个保镖随身保护她们。

  来到长兴省的时候,还只有四五月份,如今转眼,又已经过了中秋。

  寻芳帮她们算了一下,如果这会儿时间行船速度快,顺风顺水的话,那杨家母女到京都的时候,才不过九月多。

  这日安排好了一切,寻芳他们几个跟杨雪松玩得好的人都准备到场相送,寻芳跟王亨他们住得近,便准备一起去码头。

  寻芳先是到了杨杏儿她们那里,想要问问她们还有什么需要的,趁这会儿还没上船,快些准备好。

  “都准备好了,没什么落下的。”杨杏儿手里什么也没拿,身边跟着一个丫鬟,丫鬟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裹。

  她朝那丫鬟伸手,那丫鬟便将包裹递给了杨杏儿。

  寻芳就站在那里,以为她要检查东西,就站在她们对面等着。

  结果,杨杏儿却将那手里的包裹递给了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