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越古代考科举第6节(2 / 2)


  “陆奶奶,偃叔?”

  陆氏拽着程偃走过来,随后程青言脑袋一热,果然又被程偃摸后脑勺了。

  程青言疑惑:“您们怎么在这里?”

  陆氏叹气:“还不是你偃叔,村里空落落他嫌冷清,就往周围的地里跑。”

  程青言抬头,跟程偃四目相对,程偃咧嘴笑了一下。

  程青言忽然好羡慕他,永远这么开心。

  陆氏靠着巨石坐下,捶着自己的

  腿:“我这把年纪哪能跟他比,累死我了。”

  程偃见状,抱起程青言要跑过去。

  程青言骤然失重,吓的抱紧程偃的脖子,没想到程偃一下子兴奋起来,摸着程青言的后脑勺柔情万般地唤着“叙儿”。

  陆氏喉咙一堵,差点落下泪来,她按了按眼角,无意看见程青言血呼啦的手心。

  陆氏把人夺过来,虽然心里有猜测,但看到了还是面色一顿,她摸了摸程青言的额头:“得因你偃叔到处胡来,我每次出门才带各种用具。”

  程青言还没反应过来陆氏的话,对方解下背后的小包袱,给程青言收拾。

  手心的血泡和伤口被好生处理,还上药好好包扎了。程青言傻愣愣看着,差点以为是梦,直到他嘴里尝到甜意,一块细腻的绿豆糕已经下肚。

  程青言面色绯红:“对不起,我…”

  “不用说对不起。”陆氏温柔的打断他,又给他拿了一块点心。

  吃饱喝足,程青言捏着自己的衣摆问:“您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

  陆氏伸手将他脸侧的碎发别到耳后,眼神哀伤,“就当奶奶是在聊以慰藉吧。”

  程青言心里有个猜测,他开口想说出来但最后又咽回去了,跟陆氏和程偃分开,他回到程家人待的大树下。

  下午他们继续干活,因为程家的六块水田有两块隔的很远,他们拼尽全力也只收了五亩,剩下一亩只能明天再收了。

  回家时天都黑透了,众人随便吃了点东西连洗漱都没有就睡了。

  大概是头天累很了,所以他们是被家里人叫起来的,众人吃了早饭,家里男丁去稻田,剩下的人去打谷场,后续还要晾晒,舂米,活多了去。

  等到新米出来,交了税,程长泰就会让儿子带着米去镇上粮铺问价。如果粮铺给的价太低,程长泰则会花点钱去县里打听。

  家里的一半收入几乎都仰靠稻谷。

  眼看程青业马上就十五了,身为程家的长孙,他的未来,还有娶妻生子,家里长辈都很重视。

  程长泰和老陈氏想着再买一块地,或者买一头牛,而孙氏想让大儿子去学堂里念书,哪怕只认几个字,以后做伙计也好啊。

  地里刨食真的太苦了,孙氏爱孩子,自然要为儿子考虑将来。但不管是老陈氏的想法还是孙氏的想法,哪一种都很费钱。

  乡下人家最缺的也是钱。

  随着稻子入库,孙氏也越发焦灼,前几年她其实跟公婆提过让程青业开蒙的事,但那时被老两口压下来了。

  大孙子开蒙了,后面的弟弟们要不要开蒙?就算大孙子学回来可以教弟弟们,可这笔钱就是花了。

  而且半大小子最没定性,如果大孙子去学堂不认真怎么办?那不是白糟蹋钱。

  退一步说,大孙子入学了,学的差就作罢。学的好,他们一家咬牙供也行。但最怕大孙子开了眼界却学个不好不坏,捞不着功名,钱花个没数人也废了,其他几房更是怨气横生,到时候他们程家就毁了。

  这种例子乡下不是没有,程长泰和老陈氏也是后怕不已。

  日子一天天过去,等到新米卖了个好价钱,家里人都高兴时,孙氏再次去正屋找婆婆提起此事。

  她给老陈氏捏着腿,小心用词道:“今儿青业那孩子在外面捉了泥鳅,忙不迭的拿回来说要给爷爷奶奶补身子。”

  提到大孙子,老陈氏也忍不住笑了。但凡是人,心里哪会没有偏爱。

  她扫了一眼孙氏,心里算着刚到手的银钱。

  孙氏见婆婆在思索,心里急的不行还得忍着,耐心给婆婆捏腿。

  良久,老陈氏叹道:“翻年把青业送去学堂学一年。”

  到时候程青业已经十五

  六,她跟老头子再好生叮嘱大孙子,应该是不会学坏了。

  晚上睡觉前,程长泰问老妻:“你给大媳妇准话了。”

  下午时候大媳妇笑的跟朵花儿似的,程长泰一琢磨就明白了。

  老陈氏翻了身没回话。

  “这入了学,紧跟着又要说婚事,钱跟水一样流出去。”

  身后传来老头子的咕哝声,老陈氏睁着眼,眼里的愁绪都快溢出来了。

  平时觉得儿孙多了好,可一旦用钱了,心跟刀割一样。

  这事其他房还不知道,所以程家风平浪静。

  一大早,杨氏和吴氏端着脏衣服去河边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