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双职工养娃日常第37节(2 / 2)


  “你可要把她给治好不要留疤啊,这孩子治不好他肯定怪我这个后妈没当好。”

  苏婉儿很委屈,“我真不是故意的,我之前自己被烫也都是涂的牙膏。”

  事已至此说什么也没用了,苏雪桢知道她性子单纯骄纵,应该也不是故意的,轻声道:“幸好伤口还不算太大,下回可千万别随你的常识来治病了。”

  吕子月很快把东西拿了过来,苏雪桢让她抱住小孩,先慢慢清理牙膏,清理过程中,小女孩疼得哇哇大哭,看的人非常不忍心,好在面积不大,苏雪桢一点点把牙膏清理完,又用棉花把创面已经脱落的疱皮去掉,给涂上了一层烧伤膏。

  涂药过程中,孩子依然在哭,苏婉儿抱着一个劲儿的哄,边哄边问她:“这个药多久涂一次?”

  “一般4~6小时一次,尽量涂到伤口恢复。”

  苏雪桢马上给孩子开药,叮嘱她:“注意不要让孩子伸手去抓伤口。”

  两岁的孩子手臂活动已经很灵活了,抬手就能抓到脸。

  吕子月接过她写的开药单,马上去药房拿药,苏婉儿抱着孩子哄了会儿,看得出孩子跟她很亲,偎在她怀里没两分钟不哭了,她脸上的表情也跟个孩子一样,笑得很单纯:“我还没当妈呢,就给人两个孩子做妈了,什么都不懂,还老是做错事。”

  苏雪桢赶紧安慰,“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平时多注意一下。”

  苏婉儿慌乱过后,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情,一阵埋怨:“她刚学会走路,个头都没家里的桌子高,那水杯就放在桌子中间。”

  “一眨眼的功夫,就烫到了,我都不知道那水杯怎么会倒。”

  苏雪桢想想这场景确实挺奇怪,她刚才还以为孩子手够到桌子上的热水才会被烫到。

  苏婉儿心里一阵后怕,现实没法解释,就忍不住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你说,会不会是因为她妈显灵了?看孩子最近比较亲我,不想让我照顾她孩子,所以故意给我使绊子。”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本来在旁听的杜书新和柴春雨齐齐打了个寒颤,眼睛四处望。

  什么鬼神传说,净糊弄人!

  苏雪桢抬手敲了下她的额头,“想什么呢!”

  “你回去好好看看,说不准拿什么东西碰到的。”

  苏婉儿挠了挠脸,话里也不自信:“是吧?我也觉得不太可能。”

  正好吕子月拿着药回来了,苏雪桢把药递给她,“记得涂。”

  “这回真谢谢你了。”

  苏婉儿道完谢,拿药抱着孩子离开了。

  苏雪桢看着她离开的背影,不断回想自己当初是不是漏掉了什么,明明记得苏婉儿嫁给一个钢铁厂的职工,难道这人实际是二婚?

  二婶怕家里丢脸所以没明说?不至于啊,二叔一家都是挺爽利的人,跟他们家也没什么嫌隙,犯不得瞒着。

  想不通苏雪桢也就没再想,安心投入到工作里,下班时岑柏过来接她,她又想起这事,提了嘴:“你还记得我们我们结婚后两个月,我有一个堂姐也结婚吗?”

  因为是新婚后第一次参加苏雪桢家的活动,岑柏印象挺深刻的,点一下头,“记得啊,她不是嫁到江东钢铁厂吗?”

  “她今天抱着孩子来看病,孩子都两岁了,好像还有一个哥哥。”

  “婚礼我也没见有孩子呀。”

  岑柏记性很好,当时婚礼的细节他还记得很清楚。

  就连岑柏也不记得有孩子的事情,苏雪桢更确定他们这边的娘家人是不知道那男的有孩子的事情了,她闻言脚步停了,拉住他的手,“这不会是骗婚吧?”

  岑柏心想应该不至于,这年头结婚都是知根知底的,婚前还能不调查一下男方的家庭吗?何况是有孩子的家庭,左邻右舍肯定都知道,一问便知。

  这要是没说就是妥妥的骗婚,苏雪桢很气,她跟堂姐虽然接触不多,对她的品性还是挺了解的,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两个哥哥宠着,娇气程度跟自己差不多,平时是有些不着调,但没什么坏心眼,把这样一个女孩不明不白嫁给一个老婆去世带两娃的鳏夫,谁作为娘家人能受得了?

  岑柏劝她冷静,“别着急,回头跟你大娘打电话问问。”

  家里也没电话,要打只能等第二天到医院再打,苏雪桢把这事放在心上记着了,跟他一起在国营饭店吃了饭,回家休息。

  缺了两天胎教了,睡前她给孩子多读了十分钟书,岑柏在旁边一边听一边给她按摩,感觉肌肉酸疼的情况总算好了不少,苏雪桢放下书就很快睡着了。

  夜里很安静,两人都睡得沉沉的,一阵阵凄厉的哭嚎过后,大院里突然乱了起来,院里亮如白昼,伴随着各种急促的脚步声。

  岑柏听到动静,马上下了床,推开窗往外一看,就看到大院里家家户户的灯都亮了起来,孩子半夜被吵醒不解的哭闹声也随之响了起来,似乎大家都醒了。

  苏雪桢也被外面的动静惊醒,在床上睁开眼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

  “你先睡我下去看看。”

  情况不妙,岑柏飞快穿上鞋下楼,苏雪桢感觉不放心,扶着床沿慢慢爬起来,披了件衣服打开窗往下看。

  大院里就他们一家睡得死反应慢,岑柏刚下楼梯还没到门口呢,许青青咣咣来敲门,边敲边喊,声音很急:“快出来,老周人没了!”

  人没了?!

  苏雪桢转头去看,才发现大院里大家都穿着睡衣往老周家跑,她也赶紧下楼。

  作者有话说:

  判罚这里查了很多资料,发现最早使用法槌竟然是在2001年的厦门思明区法院,距今也没有多久,这个知识真的有点惊到我了,70年代那时候的法制建设很多都不够完善,只有三个条例,条例之外的判罚主要根据当时的一些政策和刑法草案,查资料好像是22版,后面79年中国的第一部 刑法也是根据这个完善的(之前查的资料,忘记加收藏现在找不到了,可能有误)

  所以之前针对人口拐卖是没有正式的刑事法律条文的,法院会根据当时的政策和刑法草案来判决,84年严打时期,惩治了一批人贩子,从犯一般会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已经算是比较重的判决了,庭审这里主要问了下学法的朋友,参考了近代的庭审和一些法院的判决文书,为了贴合实际刻意简化了很多流程和细节,可能看起来比较粗糙,那时候也没法官袍,基本都是军装的。

  我真的是资深鸽子精了,感觉道歉的话也说了好几次,没啥信服力了,给大家留评发红包弥补吧~

  第33章

  许青青一家因为离老周家最近, 是最早发现情况不对劲的,进屋就看到老太太一个劲呜呜地哭,老周躺在床上, 身子已经僵硬。